Indexed by:
Abstract:
使用WC作为光催化材料通过水还原制氢很常见,但它通常需要与有效的光吸收剂协同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光催化活性。这可归因于WC的窄带隙,导致水的氧化还原能力不足。有趣的是,我们的研究通过一种新型固液光催化体系克服了这种限制,该体系将裸WC光催化剂与液相光敏赤藓红B(Er B)相结合。这种概念的提出消除了将WC耦合到光吸收半导体的需要,这通常需要繁琐的程序来获得适当的功能化光催化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λ=520 nm)照射下,所提出的固液光催化体系产生了显著的氢气,然而,只有在三乙醇胺(TEOA)作为牺牲试剂的共同存在下。显然,仅加入WC和Er B的空白实验在典型的光催化条件下表现出几乎为零的光催化活性和无法测量的H_2生成。在光照TEOA溶液中仅存在Er B或WC的光反应中也观察到类似的活性。这些空白实验证实了所有三种成分的重要性,即WC、Er B和TEOA,它们分别作为光催化剂、光吸收剂和牺牲试剂,在我们提出的体系中产生有意义的H_2。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调查中系统地研究了三个关键参数,即p H值、Er B和WC浓度的影响。发现H_2生成的最佳p H值为8,稍微改变到更碱性或酸性条件会降低体系的光催化活性。在p H <8时,部分TEOA将发生部分质子化,从而失去其在光催化体系中作为牺牲试剂的活性。当p H值增加到超过8时,反应介质中的低质子浓度也会扰乱热力学驱动,导致体系产生的H_2受到抑制。同时,发现最佳Er B浓度为1mmol·L~(-1),从最佳点降低或增加Er B浓度均不利于H_2的产生。Er B浓度较低的体系(<1mmol·L~(-1)),在吸光上不足以满足体系的礼用,而较高浓度(> 1 mmol·L~(-1) Er B)的体系,会引起明显的散射效应,组织光穿透反应溶液。相反,WC的浓度与H_2的生成呈稳定的正相关,在加入12 mmol·L~(-1) WC的体系中,H_2的生成量最高。在最佳条件下,成功生成了66μmol·h~(-1) H_2,AQE略高为6.6%在520 nm处,这归因于Er B-TEOA-WC在所提出的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光电化学评估证实了Er B、TEOA和WC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了阻抗,同时提高了体系中的电荷利用率。因此,还记录到了极好的H_2转换数(TON)为15,在至少20 h的连续反应中具有难以察觉的活性衰减。对于机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一步证实了W和C空位在H_2生成中的主要作用,这归因于他们提供的产品解吸,在光反应期间提高转化速率。从这些发现中得出结论,我们提出的新型WC/Er B/TEOA体系在液固光催化体系提供了一种更容易从水中产生H_2的策略,这为金属碳化物光催化剂避免选择繁琐的光吸收剂耦合。
Keyword:
Reprint 's Address:
Email:
Version:
Source :
物理化学学报
ISSN: 1000-6818
CN: 11-1892/O6
Year: 2023
Issue: 04
Volume: 39
Page: 87-95
1 0 . 8
JCR@2023
1 0 . 8 0 0
JCR@2023
JCR Journal Grade:1
CAS Journal Grade:4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1
Affiliated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