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巴戟天治疗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巴戟天活性成分及其靶点,使用GeneCard平台和DisGeNET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检索MI的作用靶点。将活性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一步构建成分-靶点调控网络。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挖掘出巴戟天治疗MI的分子靶点和相关通路,最后将PPI筛选得到的核心靶点与巴戟天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巴戟天活性成分共筛选得到277个靶点,MI疾病靶点共1040个,合并后得到71个交集靶点,经PPI分析得到相互作用的关键靶点32个,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为:AKT1、PPARG、PTGS2、ESR1、PIK3CG。GO分析结果显示,巴戟天治疗MI主要涉及蛋白质分解、磷酸化、细胞对缺氧的反应、锌离子结合、内肽酶活性等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主要富集在脂质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cGMP-PKG、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1-羟基-2-甲氧基蒽醌与核心靶点AKT1、PPARG、PTGS2可以稳定结合,结合能均小于-6kcal/mol。结论 巴戟天中β-谷甾醇、1-羟基-2-甲氧基蒽醌等化学成分可能通过调控AKT1、PPARG、PTGS2等靶基因的表达,调节脂质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cGMP-PKG、IL-17等多个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MI的作用。
Keyword:
Reprint 's Address:
Email:
Source :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Year: 2025
Issue: 01
Volume: 13
Page: 6-17
Cited Count: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3
Affiliated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