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成果搜索

author:

赵晓旭 (赵晓旭.) [1] | 李纹 (李纹.) [2] | 侯巧利 (侯巧利.) [3] | 吕源财 (吕源财.) [4] (Scholars:吕源财)

Indexed by:

PKU CSCD

Abstract:

纳米氧化钴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等领域,然而,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暴露的风险。本文在详细表征纳米氧化钴的基础上,选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为模型,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纳米氧化钴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利用蛋白免疫印记法观察纳米氧化钴对组蛋白H3常见修饰位点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内蓄积量、组蛋白H3修饰水平及DNA损伤的定量分析,探究了纳米氧化钴对组蛋白H3修饰的影响机制。表征结果显示,在分散介质中纳米氧化钴明显团聚,比表面积减少,二次粒径增大。生存率测定发现,实验最大剂量(1 mg·mL~(-1))作用24 h后,细胞生存率无明显变化。0.1 mg·mL~(-1)纳米氧化钴暴露1 h后,诱导了组蛋白H3第10位丝氨酸的磷酸化(p-H3S10)、第9位赖氨酸的乙酰化(Ac-H3K9)及第4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Me3-H3K4)的上调,并持续长达24 h。同时,观察到第14位赖氨酸的乙酰化(Ac-H3K14)在纳米氧化钴暴露4 h后明显上调。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Me3-H3K27)升高4 h后出现下降趋势。定量分析表明,纳米氧化钴的细胞内蓄积是其诱导组蛋白H3修饰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且组蛋白H3修饰可能涉及DNA损伤修复途径。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了纳米氧化钴对组蛋白H3修饰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评价纳米氧化钴的生物毒性及致癌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Keyword:

DNA损伤 纳米氧化钴 组蛋白修饰 细胞内蓄积 表观遗传

Community:

  • [ 1 ]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 2 ] 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 3 ]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 4 ]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Reprint 's Address:

Email:

Show more details

Related Keywords:

Source :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CN: 11-5470/X

Year: 2023

Issue: 03

Volume: 18

Page: 336-346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6

Online/Total:77/10011700
Address:FZU Library(No.2 Xuyuan Road, Fuzhou, Fujian, PRC Post Code:350116) Contact Us:0591-22865326
Copyright:FZU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