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成果搜索

author:

陈晓晨 (陈晓晨.) [1] (Scholars:陈晓晨) | 黄艺佳 (黄艺佳.) [2] | 赵桐 (赵桐.) [3] | 张福祥 (张福祥.) [4] | 赵琦 (赵琦.) [5] | 陈禹西 (陈禹西.) [6] | 张剑宇 (张剑宇.) [7] | 张旭钏 (张旭钏.) [8] | 肖艳春 (肖艳春.) [9] | 杨桂芳 (杨桂芳.) [10]

Indexed by:

PKU CSCD

Abstract:

针对红壤、棕壤、褐土、黑土4种中国典型的Cd污染土壤,应用Ca(OH)2、Ca(H2PO4)2以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水化氯铝酸钙(CaAl-Cl LDH)开展钝化修复,并从土壤Cd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角度进行修复效果对比研究.分析钝化剂对土壤pH值、土壤Cd的赋存形态以及土壤Cd直接经口摄入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并对修复机理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在Ca(OH)2、Ca(H2PO4)2和CaAl-Cl LDH各自相对最优施用量下,3种钝化剂均可显著降低土壤Cd的活性系数(P<0.05),平均降幅分别为16.1%、56.9%和29.2%,可降低土壤Cd的作物吸收量及Cd对周边生态环境的风险.此外,施用CaAl-Cl LDH能显著且更为有效地降低土壤Cd的生物可给性(P<0.05)及Cd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在胃和小肠阶段的平均降幅为19.2%和33.0%,其中胃阶段分别达到施用Ca(OH)2和Ca(H2PO4)2的3.11和1.99倍,小肠阶段为5.99和2.72倍.该研究为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剂的开发、改进和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Keyword:

修复 土壤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污染 生物可给性 赋存形态

Community:

  • [ 1 ] [陈晓晨]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108
  • [ 2 ] [肖艳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 3 ] [杨桂芳]闽江学院福州海洋研究院,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08
  • [ 4 ] [张旭钏]茂友木材(江苏)有限公司,如皋 226532
  • [ 5 ] [赵琦]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108
  • [ 6 ] [张福祥]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108
  • [ 7 ] [陈禹西]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108
  • [ 8 ] [张剑宇]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
  • [ 9 ] [赵桐]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108
  • [ 10 ] [黄艺佳]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50108;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漳州 363000

Reprint 's Address:

Email:

Show more details

Related Keywords:

Source :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CN: 11-2047/S

Year: 2022

Issue: 19

Volume: 38

Page: 219-226

Cited Count:

WoS CC Cited Count: 0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1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24

Online/Total:121/9980259
Address:FZU Library(No.2 Xuyuan Road, Fuzhou, Fujian, PRC Post Code:350116) Contact Us:0591-22865326
Copyright:FZU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