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成果搜索
High Impact Results & Cited Count Trend for Year Keyword Cloud and Partner Relationship

Query:

学者姓名:刘清生

Refining:

Complex

Submit Unfold

Former Name

Submit

Language

Submit

Clean All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4 >
由透明到参与:人工智能信任的法律建构
期刊论文 | 2024 , PageCount-页数: 13 (05) , 97-10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目前人工智能的治理试图以算法透明的方式来实现公众信任。可是,既有的人工智能算法不仅因其大语言模型的复杂性而难以实现内部透明,也碍于算法解释的不确定性,使得外部透明多有阻碍。从数字人文主义的思路出发,人工智能信任的建构应当从技术主义转向对人类主体价值的强调。故此,人工智能信任的建构应以社会公众的“共同善”为目标,从过去依赖技术的透明式治理走向发挥人类力量的参与式治理。参与式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为个体赋权,还包括以集体赋权来发挥包括个人用户、人工智能提供者、社会组织以及国家机构在内的不同主体的积极作用。参与式治理能够从内部的算法合规设计与外部的算法监督机制两个方面来建构,由此实现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信任。

Keyword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参与式治理 参与式治理 数字人文主义 数字人文主义 现实障碍 现实障碍 算法信任 算法信任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黄文杰 , 刘清生 . 由透明到参与:人工智能信任的法律建构 [J].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4 , PageCount-页数: 13 (05) : 97-109 .
MLA 黄文杰 等. "由透明到参与:人工智能信任的法律建构"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PageCount-页数: 13 . 05 (2024) : 97-109 .
APA 黄文杰 , 刘清生 . 由透明到参与:人工智能信任的法律建构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2024 , PageCount-页数: 13 (05) , 97-109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就业年龄歧视之禁止
期刊论文 | 2024 , 46 (01) , 122-129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1)

Abstract :

在劳动就业中年龄歧视普遍存在,但立法并未禁止,学界对此关注度不高。认可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立法缺位的理由不成立,因为促进中高龄者就业不会挤压低龄者的就业机会,年龄也非衡量劳动者可雇佣性的最佳标准,就业年龄歧视与其他类型歧视的危害性相当。禁止就业年龄歧视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需要,是国家应对老龄化政策实施的客观需求,更是中高龄劳动者个人权利的必要保障。我国立法应以禁止就业年龄歧视为原则,以特别情形为例外。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实现的关键是,提高中高龄劳动者的可雇佣性,确立中高龄劳动者解雇保护制度以避免歧视型解雇发生,确立税收优惠等制度以适当补偿用人单位,并以劳动公益诉讼制度为受歧视中高龄劳动者拓宽救济途径。

Keyword :

中高龄劳动者 中高龄劳动者 劳资利益平衡 劳资利益平衡 禁止就业年龄歧视 禁止就业年龄歧视 老龄化 老龄化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苏天慈 . 论就业年龄歧视之禁止 [J].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46 (01) : 122-129 .
MLA 刘清生 等. "论就业年龄歧视之禁止" .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6 . 01 (2024) : 122-129 .
APA 刘清生 , 苏天慈 . 论就业年龄歧视之禁止 .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46 (01) , 122-129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就业年龄歧视之禁止
期刊论文 | 2024 , 46 (1) , 122-129 |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社会法的整体本位
期刊论文 | 2024 , 38 (02) , 96-103,171-172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1)

Abstract :

我国古代以整体为法律本位,经近代发展后转为现代以个体为法律本位。个体本位法律高扬个体权利,具有极大的历史进步意义,但是个体本位法律存在无法应对公共利益危机、社会达尔文效应,也存在无法有效规范整体权利等局限。整体本位社会法肯定社会整体利益的独立性;个体基于整体成员身份共享整体权利,对整体利益享有管理和维护权;整体是独立的有机体,整体对个体负有生存维护义务,个体对整体的存在、发展负有社会义务;如此,整体本位法律与个体本位法律得以实现优势互补。

Keyword :

个体本位 个体本位 整体本位 整体本位 社会利益 社会利益 社会法 社会法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范炎鑫 . 论社会法的整体本位 [J].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38 (02) : 96-103,171-172 .
MLA 刘清生 等. "论社会法的整体本位" .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 02 (2024) : 96-103,171-172 .
APA 刘清生 , 范炎鑫 . 论社会法的整体本位 .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38 (02) , 96-103,171-17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社会法的整体本位
期刊论文 | 2024 , 38 (2) , 96-103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论数据权利的社会权本质
期刊论文 | 2023 , 10 (01) , 29-38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法律权利的生成基础是利益而非行为或行为对象等其他因素。数据彰显了人格利益、财产利益,但更体现为社会利益。数据人格利益、财产利益并非独立的利益形态,而是数据社会利益的构成部分即成分利益。作为非独立存在的利益,数据人格利益和数据财产利益并不能像已有研究成果所预设的那样,塑造出独立的人格权、财产权。数据社会利益塑造的是数据社会权,数据人格利益和数据财产利益则构成了数据社会权中的人格成员权和财产成员权。数据社会利益与数据人格利益及数据财产利益之间的整体与部分关系决定了数据社会权与成员权之间的整体与部分关系。数据社会权凭借汇集社会公众意志的集体治理框架,实现数据整体性的社会利益。

Keyword :

成员权 成员权 数据权利 数据权利 数据社会权 数据社会权 社会利益 社会利益 社会权 社会权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黄文杰 . 论数据权利的社会权本质 [J].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 2023 , 10 (01) : 29-38 .
MLA 刘清生 等. "论数据权利的社会权本质" .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10 . 01 (2023) : 29-38 .
APA 刘清生 , 黄文杰 . 论数据权利的社会权本质 .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 2023 , 10 (01) , 29-3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数据权利的社会权本质
期刊论文 | 2023 , (1) , 29-38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论数据权利的社会权本质
期刊论文 | 2023 , 10 (01) , 29-38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论我国子女护理假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期刊论文 | 2023 , 41 (2) , 61-65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子女护理假涉及多方主体,而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尚未厘清,劳动者的依法休假权无法得到保障,企业的合法用工权遭受损害,最终导致子女护理假在推行过程中频频受阻.建构合理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破解这一实施困境的关键.据此,需要调整子女护理假的主体、时间及模式,建立合理的制度成本分担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并以劳动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子女护理假制度的落实.子女护理假应纳入《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假期,子女护理假制度应明确于《劳动合同法》,其成本分担机制应与社会保障法相衔接.

Keyword :

子女护理假 子女护理假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 老年人权益保障 老年人权益保障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李怀瑾 . 论我国子女护理假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J].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41 (2) : 61-65 .
MLA 刘清生 等. "论我国子女护理假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1 . 2 (2023) : 61-65 .
APA 刘清生 , 李怀瑾 . 论我国子女护理假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41 (2) , 61-6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我国子女护理假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期刊论文 | 2023 , 41 (02) , 61-65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我国子女护理假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期刊论文 | 2023 , 41 (02) , 61-65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 CSSCI PKU
期刊论文 | 2023 , (1) , 24-37 | 政治与法律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以个体还是以整体作为基本研究单元的问题,是认识论上的方法论问题.方法论即论方法的学界认识遮蔽了现代中国法学的方法论问题.古代法学主要以整体主义为方法论,其"不见个体"的先天缺陷使个体湮灭.法学个体主义方法论于古代萌芽,在近代罗马法复兴、古典自然法学形成的背景下得以确立,经近现代"西法东渐"植入中国法学,其历史价值是使个体获得尊重而成为法律主体,但其"不见整体"的天然罅隙不分中西地消弭了社会整体,导致社会问题频发.个体主义方法论法学的本质是个人法学.社会主义中国尊重自然个体也尊崇社会整体,需要法学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相得益彰.以个体主义方法论对待个体性的问题,坚守传统个人法学.以整体主义为方法论,中国法学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革新方案是,还婚姻家庭、环境、农村集体等社会整体以整体内涵,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

Keyword :

个人法学 个人法学 个体主义方法论 个体主义方法论 中国法学 中国法学 整体主义方法论 整体主义方法论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法学 社会法学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 [J]. | 政治与法律 , 2023 , (1) : 24-37 .
MLA 刘清生 . "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 . | 政治与法律 1 (2023) : 24-37 .
APA 刘清生 . 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 . | 政治与法律 , 2023 , (1) , 24-3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 CSSCI PKU
期刊论文 | 2023 , 14 (01) , 24-37 | 政治与法律
中国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从个人法学到社会法学 CSSCI PKU
期刊论文 | 2023 , 14 (01) , 24-37 | 政治与法律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革新:填补性到惩罚性
期刊论文 | 2022 , 39 (02) , 76-82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一贯采取的填补性赔偿,是对机动车交通事故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考虑欠妥的结果。主观因素方面,机动车交通事故应当区分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即区分故意与过失、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在归责原则上应全面坚持过错责任原则,符合个人就自身行为所肇致的损害应负赔偿责任的基本观念。客观因素方面,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不应固守类型化区分,而应进行程度化区分,即轻微损害、一般损害、重大损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结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中应当引入惩罚性赔偿,搭建填补性与惩罚性结合的赔偿架构。

Keyword :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 机动车 机动车 民事赔偿 民事赔偿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占仕强 .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革新:填补性到惩罚性 [J].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39 (02) : 76-82 .
MLA 刘清生 等.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革新:填补性到惩罚性" .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9 . 02 (2022) : 76-82 .
APA 刘清生 , 占仕强 .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革新:填补性到惩罚性 .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39 (02) , 76-8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革新:填补性到惩罚性
期刊论文 | 2022 , 39 (2) , 76-82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责任革新:填补性到惩罚性
期刊论文 | 2022 , 39 (02) , 76-82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CSSCI PKU
期刊论文 | 2022 , 43 (01) , 106-112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并没有完整建构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该制度的建构需要解决"公众是谁""如何参与""产生何种效力"3大核心问题。解答"公众是谁",应当依环境利益相关和在场原则确认参与人。对相关环境事务享有环境利益但不享有经济利益是公众参与的基础,在场自愿参与是公众参与权的体现。解决"如何参与"的关键不在公众而在政府。公众参与以公众参与平台为基础,以政府提供决策相关信息为条件。为保障公众参与,政府有建设参与平台和提供决策信息等义务。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基础是公众环境利益管理权,因而对"产生何种效力"的确认应当有权利本位思想。行政权力的主导作用和公众权利的主体作用,才能共同保障公众科学民主...

Keyword :

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 在场 在场 政府义务 政府义务 环境决策 环境决策 环境利益管理权 环境利益管理权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J].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43 (01) : 106-112 .
MLA 刘清生 .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3 . 01 (2022) : 106-112 .
APA 刘清生 .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43 (01) , 106-11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PKU
期刊论文 | 2022 , 43 (1) , 106-112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CSSCI PKU
期刊论文 | 2022 , 43 (01) , 106-112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解释论
期刊论文 | 2022 , 40 (5) , 59-65,89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违约方解除合同的目的在于解决合同僵局和克服解除制度局限,但《民法典》第580条受非金钱债务的限制及"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中合同目的模糊性而应用受阻.对非金钱债务的限制反映了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立法的偏倚,本应弥补合同解除制度的独立权利却成为继续履行抗辩的补充.根据现有的违约方合同解除条件,可参照法定解除权对债务类型扩张解释.契约目的之内涵,应当限制解释路径,并将其限定于共同目的以平衡各方利益.根据合同目的的主客观二元认识,法院在认定共同目的时为限制其主观目的(动机)的范围,还应坚持表示主义与理性人的双重标准.

Keyword :

合同僵局 合同僵局 合同目的 合同目的 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 违约方解除 违约方解除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黄文杰 . 《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解释论 [J].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40 (5) : 59-65,89 .
MLA 刘清生 等. "《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解释论" .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0 . 5 (2022) : 59-65,89 .
APA 刘清生 , 黄文杰 . 《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解释论 .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40 (5) , 59-65,89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解释论
期刊论文 | 2022 , 40 (05) , 59-65,89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解释论
期刊论文 | 2022 , 40 (05) , 59-65,89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债权侵权责任的过失要件
期刊论文 | 2022 , 14 (4) , 65-72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Version(2)

Abstract :

债权是《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保护客体,但主流观点认为,只有故意侵害债权才需承担责任.这一认识既无实定法依据,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权利救济.为保持法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债权侵权责任的主观要件应包含过失.只要严格把握过失要件的认定与因果关系的判断,要求具有过失的加害人承担侵害债权的责任并不会造成行动自由的过度限制.知悉债权的存在,是加害人具有过失的前提条件.由于加害人与被侵权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先侵权关系,可以根据不同的注意义务来源,确定有区别的注意程度标准.当加害人的注意义务因先行行为、合同约定等而提高时,对其过失的认定应更加严格.过失侵害债权原则上应当承担责任,但还根据各类债权侵权案件的不同性质进行具体分析.债权归属之侵害与第三人致使债权人错误信赖,是过失侵害债权需要承担责任的典型情形.而在二重买卖中,即使过失侵害了他人债权也无须承担责任.

Keyword :

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 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 知悉规则 知悉规则 过失 过失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刘清生 , 陈伟斌 . 论债权侵权责任的过失要件 [J].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4 (4) : 65-72 .
MLA 刘清生 等. "论债权侵权责任的过失要件" .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 4 (2022) : 65-72 .
APA 刘清生 , 陈伟斌 . 论债权侵权责任的过失要件 .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4 (4) , 65-7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债权侵权责任的过失要件
期刊论文 | 2022 , 14 (04) , 65-72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债权侵权责任的过失要件
期刊论文 | 2022 , 14 (04) , 65-72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4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Online/Total:15/9998845
Address:FZU Library(No.2 Xuyuan Road, Fuzhou, Fujian, PRC Post Code:350116) Contact Us:0591-22865326
Copyright:FZU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