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成果搜索
High Impact Results & Cited Count Trend for Year Keyword Cloud and Partner Relationship

Query:

学者姓名:詹志华

Refining:

Source

Submit Unfold

Language

Submit

Clean All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7 >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教育公平探析
期刊论文 | 2025 , 300 (2) , 68-74 | 理论视野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数字化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为新时代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教育公平仍存在数字鸿沟、人才瓶颈、技能短板、个性缺失等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辩证把握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教育公平的逻辑理路,加强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化教育人才区域布局、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倡导差异性教育公平等维度、发挥数字化赋能的正向效应,推动新时代教育公平行稳致远.

Keyword :

教育数字化 教育数字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教育公平 新时代教育公平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教育公平探析 [J]. | 理论视野 , 2025 , 300 (2) : 68-74 .
MLA 詹志华 .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教育公平探析" . | 理论视野 300 . 2 (2025) : 68-74 .
APA 詹志华 .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教育公平探析 . | 理论视野 , 2025 , 300 (2) , 68-74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人民至上"对唯物史观的系统发展
期刊论文 | 2025 , (3) , 18-29 | 世界哲学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理念包括人民主体、人民利益、人民幸福、人民立场、群众路线等五个不同要素.其中,人民主体是其前提基础,人民利益是其现实根基,人民幸福是其宗旨目的,人民立场是其价值原则,群众路线是其路径方法.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民至上理念发展了基于"现实的人"的群众史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践行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拓展了群众路线的实践向度,对唯物史观做出原创性贡献,回答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长期执政党建设中,如何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依靠人民的磅礴伟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时代课题.

Keyword :

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系统 系统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论"人民至上"对唯物史观的系统发展 [J]. | 世界哲学 , 2025 , (3) : 18-29 .
MLA 詹志华 . "论"人民至上"对唯物史观的系统发展" . | 世界哲学 3 (2025) : 18-29 .
APA 詹志华 . 论"人民至上"对唯物史观的系统发展 . | 世界哲学 , 2025 , (3) , 18-29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期刊论文 | 2025 , 28 (02) , 1-10 |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背景下形成,批判吸纳了黑格尔、格劳秀斯等有关海洋的合理论述,明晰了海洋共有的本质属性。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为指导,在纾解人海矛盾、维护海洋权益、建设人民海军、提升海洋文化感召力、推行海洋交往新型义利观等方面作出意义重大的创新超越,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海洋观的中国化进程,在顶层设计和方法指导上引领中国海洋事业建设,也为构建全球海洋文明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推动中国与世界海洋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共同繁荣。

Keyword :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 海洋治理 海洋治理 马克思主义海洋观 马克思主义海洋观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张雅卓 .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J]. |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25 , 28 (02) : 1-10 .
MLA 詹志华 等.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 |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8 . 02 (2025) : 1-10 .
APA 詹志华 , 张雅卓 .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 |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25 , 28 (02) , 1-10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脉络、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期刊论文 | 2025 , PageCount-页数: 7 (06) , 68-74 | 教育探索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复杂形势与全新局面。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智慧,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强大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平稳过渡和稳步发展时期、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教育恢复与步入正轨时期、提速前进与跨越式发展时期、内涵提升与繁荣发展时期等五个阶段。其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即坚持社会主义教学方向、教学主体高质量建设、教学过程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教学一体化建设等,启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强化党对思政课的领导、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更新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格局,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

Keyword :

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谢芳 , 詹志华 .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脉络、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J]. | 教育探索 , 2025 , PageCount-页数: 7 (06) : 68-74 .
MLA 谢芳 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脉络、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 | 教育探索 PageCount-页数: 7 . 06 (2025) : 68-74 .
APA 谢芳 , 詹志华 .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脉络、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 | 教育探索 , 2025 , PageCount-页数: 7 (06) , 68-74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论"第二个结合"的三维主体性
期刊论文 | 2025 , (1) , 18-25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的独特标识,也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二个结合"内蕴人的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和文明的主体性.从这三者出发探寻"第二个结合",能够厘清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脉络和历史逻辑.其中,人的主体性内蕴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物理相加"向"化学反应"深层嬗变的历史选择中,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改造反省"到"自觉自信"的主体复归中,文明的主体性则凸显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深层耦合中."第二个结合"集人的主体性的现实路径、文化主体性的必由之路和文明主体性的制胜之路于一体,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了新高度.

Keywor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体性 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兰月盈 . 论"第二个结合"的三维主体性 [J].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5 , (1) : 18-25 .
MLA 詹志华 等. "论"第二个结合"的三维主体性"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 (2025) : 18-25 .
APA 詹志华 , 兰月盈 . 论"第二个结合"的三维主体性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5 , (1) , 18-2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新质生产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期刊论文 | 2025 , 45 (5) , 11-18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未来的先进生产力,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全面、准确、科学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新发展理念也能够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指明前进方向;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在目标追求、本质要求方面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逻辑共契性,二者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共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科技创新驱动力不足、发展成果公平性缺失、区域布局建设失衡、人才培养力量薄弱以及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新质生产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进程.要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即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数智技术、促进区域平衡、培育新兴产业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提升新质生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

Keyword :

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理念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罗雯 . 新质生产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J].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5 , 45 (5) : 11-18 .
MLA 詹志华 等. "新质生产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5 . 5 (2025) : 11-18 .
APA 詹志华 , 罗雯 . 新质生产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5 , 45 (5) , 11-1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期刊论文 | 2025 , 28 (2) , 1-10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背景下形成,批判吸纳了黑格尔、格劳秀斯等有关海洋的合理论述,明晰了海洋共有的本质属性.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为指导,在纾解人海矛盾、维护海洋权益、建设人民海军、提升海洋文化感召力、推行海洋交往新型义利观等方面作出意义重大的创新超越,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海洋观的中国化进程,在顶层设计和方法指导上引领中国海洋事业建设,也为构建全球海洋文明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推动中国与世界海洋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共同繁荣.

Keyword :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 海洋治理 海洋治理 马克思主义海洋观 马克思主义海洋观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张雅卓 .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J].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28 (2) : 1-10 .
MLA 詹志华 等.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8 . 2 (2025) : 1-10 .
APA 詹志华 , 张雅卓 .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及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发展 .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28 (2) , 1-10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力量
期刊论文 | 2024 , (1) , 5-13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史.党的领导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方向、激发动力、凝聚力量,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均衡性、主体性、民族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断适应人民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铸就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新辉煌.百年实践,中国共产党注重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保证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方向,开创了世界文明形态的新版本.

Keyword :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 引领力量 引领力量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李娟 , 詹志华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力量 [J].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 2024 , (1) : 5-13 .
MLA 李娟 等.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力量" .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1 (2024) : 5-13 .
APA 李娟 , 詹志华 .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力量 .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 2024 , (1) , 5-13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
期刊论文 | 2024 , (2) , 151-152 | 亚太经济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为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交流,促进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政党及学者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和认识,2023年12月3日在福建福州召开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性价值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李婉菲 .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 [J]. | 亚太经济 , 2024 , (2) : 151-152 .
MLA 詹志华 等.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 . | 亚太经济 2 (2024) : 151-152 .
APA 詹志华 , 李婉菲 .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 . | 亚太经济 , 2024 , (2) , 151-15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性价值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观点综述 CSSCI PKU
期刊论文 | 2024 , 2 (02) , 151-152 | 亚太经济
Abstract&Keyword Cite

Abstract :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为加强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交流,促进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政党及学者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了解和认识,2023年12月3日在福建福州召开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性价值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福州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15个国家的130余名学者会聚一堂,交流思想、启迪智慧。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詹志华 , 李婉菲 .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性价值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观点综述 [J]. | 亚太经济 , 2024 , 2 (02) : 151-152 .
MLA 詹志华 等.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性价值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观点综述" . | 亚太经济 2 . 02 (2024) : 151-152 .
APA 詹志华 , 李婉菲 . 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社会主义的感召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性价值与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观点综述 . | 亚太经济 , 2024 , 2 (02) , 151-15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Version :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7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Online/Total:761/13574573
Address:FZU Library(No.2 Xuyuan Road, Fuzhou, Fujian, PRC Post Code:350116) Contact Us:0591-22865326
Copyright:FZU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 闽ICP备0500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