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在构造地球化学领域,构造物理化学被提出、倡导和逐步发展起来。构造物理化学研究构造力改变压力、温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影响岩矿地球化学分布和变化等问题,是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交叉领域的学科。前人在应力矿物、构造变形与变质、构造地球化学、构造成矿和改造成矿等方面进行了150多年的探索,但是"构造作用力如何影响化学平衡"依然是探讨的难题。关键问题是,差应力可引起固体岩石变形,但不能影响液体,所以不能控制矿液的地球化学作用。在北京矽卡岩铜矿(1982)、胶东金矿(1994)等热液矿区发现,在相同深度但是处于不同力学性质构造带,其岩石的矿物、化学成分特征和物理化学参数呈现规律性变化,认为这是"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不同所致,提出"构造改变物理化学条件影响化学平衡"的思路。开展"构造力影响压力、温度、元素活度等性质"等的理论、实验和测试分析,提出构造物理化学概念,构建学科理论框架。揭示构造控岩控矿规律,需要"构造结合建造"的地质工作。本研究采用"构造变形岩相"填图找矿的方法,提高了胶东金矿深部外围地质找矿的水平,取得显著的找矿效果。中国地调局及其地勘队推广应用"构造变形岩相"填图找矿方法,在新疆、河南、内蒙和海南等地,取得重要找矿突破成果。根据"重力和构造力复合的岩石压力模型",建立"成矿深度构造校正"的测算方法。该方法要先从总压力中剔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然后再用剩余压力推算成矿深度。根据成矿深度2-3.5公里的新数据,结合其他勘查工作预测胶东金矿赋存"深部第二富集带",在焦家金矿率先(1997)得到钻探验证;胶东金矿巨大深部勘查储量,助推胶东从资源短缺地区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金矿富集区,为我国黄金矿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构造物理化学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96年设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201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批准成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构造物理化学推广与发展的方向有:地壳异常压力状态、构造对油气驱动和圈闭作用、超高压变质的"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煤变形-变质的物理化学条件、深断裂临界成矿的热力学、流体-岩石系统对于地震灾害的约束、构造变形岩相带的地球物理勘查,以及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的区域成矿构造等。
Keyword:
Reprint 's Address:
Email:
Source :
Year: 2023
Language: Chinese
Cited Count:
SCOPUS Cited Count:
ESI Highly Cited Papers on the List: 0 Unfold All
WanFang Cited Count:
Chinese Cited Count:
30 Days PV: 7
Affiliated Colleges: